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物华春晖正当时,理所当然敢担当---2024年广西大学物理学一流学科建设亮点

    日期: 2025-01-27 浏览次数:

    岁序更替,是自然轮回,更是我们奋发新征程上留下的一个个接续奋斗、勇毅笃行的脚印。回首2024年,更坚定我们2025年砥砺前行的脚步。

    扎实推进“一融双高”,探索地方研究型大学物理学一流学科建设“路在何方”。以高质量党建统领立德树人和学科发展,作为广西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学院党委稳抓各项建设任务,粒子天体物理教工党支部入选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广西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抓细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动学科发展,物理学科2024年进入ESI全球前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进入前300-400位段(国内排名29-37位段,含港澳台地区高校)。

    强化拔尖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硬实力。在天文菁英班、物理电子创新人才培养班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办学经验基础上,创办“物理天文学与先进探测技术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获批为自治区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获大创项目立项32项,获A+类、A类学科竞赛自治区级以上奖项24项,研究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二等奖类2项。3名博士研究生入选2024年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面向国家“卡脖子”技术问题,完成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本科专业办学条件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青年拔尖人才涌现。教学科研型教师队伍达到72人。1名青年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3名教师入选广西八桂学者,4名教师入选八桂青年拔尖人才天体物理和探测技术团队入选自治区人才小高地。物理天文与先进探测技术教师团队入选“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五四”青年节到校慰问天体物理青年教师团队。

    服务国家重大科学设施,有组织重大科研项目立项取得新突破。2024年作为项目主持单位的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基于天地多波段联合观测的伽马暴及相关天文现象研究”、作为一级课题主持单位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 SVOM 天文卫星的伽马暴及相关天体物理研究”获得立项。

    面向国家深空探测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前沿的空间探测关键技术有组织重大攻关取得新进展。完成了中国空间站高能宇宙探测设施穿越辐射探测器、伽玛暴X射线偏振探测器原理样机验证和预算评审。继2023年发射宇宙X射线偏振探测(CXPD)计划首颗立方星开展技术验证取得成功基础上,增强型X射线偏振立方星二号CXPD02完成研制并顺利交付,将于近期发射。与之江实验室、国家天文台联合提出的暂现源实时星间通信联测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完成2颗卫星载荷的研制。

    青年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成为基础创新的主力军,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进入良好发展态势。2024年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青年基金项目4项地区基金项目1项。师生共发表SCI论文569篇(其中中科院一区180篇、二区248篇),以广西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SCI论文283篇(其中中科院一区66篇、二区133篇天体物理团队利用“天眼”射电望远镜、X射线偏振卫星IXPE等大型装备在脉冲星观测上取得重要发现。量子通信团队在实现量子密钥分发解码器芯片(入选Chip 2023年度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候选成果)基础上,构建首个芯片星型拓扑量子数字签名网络架构等,成果发表于《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Communication Physics》等高水平期刊上。能源物理方向,在双层有机光伏电池、摩擦纳米发电机采集海洋蓝色能源、热电材料与器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室温下成功制备非富勒烯受体多晶结构,实现高效稳定双层有机光伏电池;发现漂浮式摩擦纳米发电机物波耦合新规律,发展出系列高性能摩擦纳米发电机攻关海洋物联网自供电技术;开发出兼具舒适性和高输出性能的自供电可穿戴热电发电机。研究成果发表于《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高水平期刊。光电物理方向在发光物理与器件、光场调控、光电探测和电致变色器件领域取得持续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等高水平期刊上。

    服务区域发展展新作为。与广西投资集团下属的数字广西集团联合创办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推动开展氮化镓外延片产业化生产落地,与云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学校技术服务合同全额共计700多万。

    紧跟国际一流,国际国内合作日臻紧密。深度参与中国-法国空间变源监测(SVOM)卫星的科学运行任务、高海拔宇宙线天文台(LHAASO)合作组、中欧合作中国空间站高能宇宙辐射探测设施(HERD)和伽马暴偏振探测实验(POLAR2)、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北京谱仪(BESS III)、美国-意大利成像型X射线偏振(IXPE)卫星、全球望远镜网络LCOGT、“天关”X射线卫星、增强型X射线时变与偏振空间天文台(eXTP)等,承担相关设施的工程研制(载荷研制)和数据分析任务,合作取得一批重大科学成果。在科技部重点研发-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支持下的广西大学-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研究所在X射线领域紧密合作,并召开双边国际合作会议。与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的二期合作正式签署,并组建了一个领军人才团队。

    展望2025年,我们满怀信心与期待——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


    联系地址:广西区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

    联系电话:0771-3237386

    邮 编 :530004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