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进展 > 正文

    2025年学术进展系列之08:我院博士研究生黄春萍与导师在东北地区人工放射性核素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日期: 2025-03-11 浏览次数:

    近日,我院博士研究生黄春萍与管永精教授课题组在东北地区人工放射性核素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工作以“Environmental correlates of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rtificial radionuclides (137Cs, 239+240Pu, 237Np) in the northeast China”为题发表在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该研究聚焦于铯(137Cs)、钚(²³⁹⁺²⁴⁰Pu)和镎(237Np)在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揭示了它们与区域环境因子之间的关联性,为评估核素的环境行为及生态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表层土壤中137Cs239+240Pu237Np的比活度范围分别为0.9 ~ 55 Bq/kg0.021 ~ 2.8 Bq/kg0.02 ~ 3.9 mBq/kg,其累积存量分别为823 ~ 3335 Bq/m²57 ~ 336 Bq/m²0.016 ~ 0.31 Bq/m²;(2¹³⁷Cs²³⁷Np的表层土壤比活度及其累积存量与土壤全有机质(SOM)、阳离子交换量(CEC)、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年平均降水量(MAP)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pH值和海拔(ALT)呈负相关;(3)表层土壤中239+240Pu的比活度与SOMCECNDVIALT呈正相关,但与pH值和MAP无显著相关性。 


    1. 东北地区研究区域及采样点活度分布图。



    2. 表层土壤137Cs 239+240Pu237Np比活度分布及东北地区137Cs239+240Pu累积存量分布。

     

    3. (a) 137Cs比活度(A -Cs)、239+240Pu比活度(A - Pu)、237Np比活度(A- Np)、137Cs累积存量(I-Cs)和239+240Pu累积存量(I-Pu)与SOMpHCECNDVIMAPALT的相关热图。(b)相关系数(a)的日暴图。

    论文作者:黄春萍(博士生),管永精(通讯作者), 崔良佳,韦小敏,王淑毅,王德宇,郭怡宁,刘志勇(通讯作者,苏州大学)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5.137759

    联系地址:广西区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

    联系电话:0771-3237386

    邮 编 :530004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